_时玦

很懒且自娱自乐,随心而写,不值得关注…

《大秦帝国之崛起》随笔

并不知道大秦系列最后一部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播,于是最近重新温习了一下崛起和纵横。

三年前写了这篇随笔,觉得还是放上来分享一下好。

写这些不为了什么,只是它值得我写这么多。


“如果赢稷可以选,来世愿不生在王族。王族的血是冷的,说的话是假的,做的事不可渎。”


那是老秦人的发家史,是战国时期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秦昭襄王嬴稷所在的那段岁月里的故事,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历史之一,许许多多我们在教科书里看到过的人物都在这段时期粉墨登场:苏秦,廉颇,蔺相如,乐毅,田文,屈原,李冰,魏冉,白起,赵括,范睢,毛遂……那估计是战国的故事最为精彩的时候了。


就从最开始的时候开始说起,嬴稷一上来就是一个处在叛逆期的年轻人形象:处处和母亲舅公作对,心里的事情也不沟通,我行我素,稍不留神就乱来闯祸,好似全然不管当初正是这二人一力扶持着自己登上了王位。登基时的内乱,逼得他这么一个一直被父母保护的很好、即便是在别国为质也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的、有些软弱单纯善良的少年,第一次成长,第一次见识到了王权更替的残酷,甚至亲手杀了自己的兄长。有那么一段镜头,是在嬴稷行冠礼的那天,嬴壮被诛于大殿,那些反叛的嬴氏宗族的鲜血染红了整个房间,可是他们的尸体却被立刻清走,地上的血迹被宫人麻利地擦干,重新铺上了地毯,这一切都做的有条不紊,又将将赶在了嬴稷进入大殿之前完成。一场政变就此在这大殿之中无声无息地被化解,这必然不会是嬴稷的手笔,背后只能是宣太后和魏冉才能办到,也只有他们,才会这么为嬴稷扫清一切的障碍,甚至不让他多知道这背后的谋划。他们已经对当时的嬴稷做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可是赢稷未必闻不到这血腥,只是从不言明,心中只怕还因此对他的母亲和舅舅有了怨恨,会怨恨起这个王位,这些逼得他充满了手刃亲人的罪孽。于是他对着母亲控诉:“是娘和二舅公帮稷儿登上了王位,可是你们可曾问过稷儿是否愿意做这个王。”是不是像极了我们年少时不懂事,对父母控诉的样子。

嬴稷第二次的成长,是以叔公嬴疾旧病复发却带病出征、最后病逝为又一个刺激点。这个与他一直亲近的叔公在生命的最后给他上了一课,让他明白了自己身为君王的责任,心底那些雄心乃至野心,都开始发芽。

有了志向却不够,那时的嬴稷还是太年轻,错信田文,自说自话为了邀其为秦相,定下了绝楚盟齐的策略,把老楚王骗来之后却发现请神容易送神难,到最后绝楚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而田文呢,不过是贪慕虚荣而已,可偏偏还借着老楚王的死摆了秦国一道。直到以齐国为首的联军绝无仅有地攻入了函谷关,不听大人话的嬴稷才意识到自己错的多离谱。悔恨之际,也是第三次成长,从此学乖了,知道要听母亲和舅舅的意见,不敢再自己擅作主张。可能也就是这一次的教训,让他可以容忍外戚专权三十余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在嬴稷才继位的这些年里,我看到的是一个有着远大志向,但经验不足且尚在叛逆期的君王,这期间着实是多亏了宣太后和穰侯魏冉。


另一个很有感触的事情就是在宣太后对嬴稷的教育上,虽说我也觉得她为人挺不羁的,但不可否认对嬴稷来说她是个好母亲。“娘不在乎天下人如何评价于我,娘只在乎稷儿和秦国的好坏”。这句台词给我的印象太深刻,在预告片里也曾出现过,恰是宣太后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同时仍然是一个母亲最好的体现。在嬴稷和她作对的时候,她还能静下心去沟通和引导;在她觉得嬴稷的某些做法不妥的时候,她并不会直言,毕竟这个倔强的儿子不一定会听,只是让他更清楚的看到事情的本质还有后果,直面惨痛的教训比她苦口婆心的劝告或是责备管用多了。我还是很羡慕嬴稷有这么一个讲道理明事理会疏导的母亲。


另一件贯穿了嬴稷成长的事情,是苏秦间齐。苏秦这一生,只为了灭齐这一件事而奔波,说到底却是为了燕太子平妃姬狐,无怨无悔别无他求,他这份一厢情愿的情意,着实是满满当当的。死间齐国,实在太有头脑,借了五国的刀,顺便还牺牲了宋国,这一把借刀杀人说起来容易,其中纵横之术的作运用真的是稍有差池就会万劫不复,苏秦却是使的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这样的谋略之才,本该放在一统天下这样的宏图伟业里发挥最大的效用,但终究还是随着齐国国力大减、苏秦被车裂,而消逝在了滚滚历史的长河中,任谁都会叹一声可惜。看到苏秦最后被车裂的镜头,这样的感觉直直到了顶峰,半晌都说不出滋味来。


之后的一个阶段,战神白起真正开始走进舞台中央。邢佳栋老师将白起作为一个将军的寡言善战和忠心刻画得入木三分,乍一看我就想,这才是我喜欢的白起嘛。战争的残酷总是能在白起带兵的时候明显的体现出来,第一次是水淹鄢城。白起很聪明,高明计策的结果是十万条性命、一座古城从此被毁于一旦,尽管这个结果李冰早已担忧过。要是放到现在,估计白起会成为所有人讨伐的对象,可是身在战国,他作为武将也并没有选择的权利。打仗是要死人的,这才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背后另一个血淋淋的事实。然而十万这个数字也委实太大了些,难怪人们为之哀鸣。后来又整趴下了魏国,白起的存在提醒着众人,秦国的大业很大一部分都依赖于这位战神的征战,他是嬴稷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剑。


大概也就是20集左右剧情过半的地方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转折点,因为范睢的出现。人物形象上典型的八字胡就已经能看出他的性格特点了,哪怕客观来讲他对于秦国的一统天下还是有利的,但是就冲他是导致白起自裁的一部分原因,我就对他实在不会有任何的好感。范睢入秦后的第一个重大影响,就是他怂恿着嬴稷逐魏冉疏太后。这里要提一句的是,嬴稷和宣太后之间亦母子亦政敌,而在戏里,母子之情的刻画有些盖过了政敌之间的矛盾冲突。嬴稷对母亲和舅舅专权的忌惮是不可忽视的,这是许多年横在他心里的一根刺。而范睢做的,就是逼着嬴稷拔掉了这根刺。是否会有人觉得嬴稷最后这么做无情?可是他是个君王啊,“为王者不可有被人牵制的软处”,所以宣太后赐死了伶优,断了嬴稷最后的念想的同时,让他终于长出了一颗真正的王心。是范睢让赢稷体会到了王权专制的权威感,对于这么一个人,哪怕很势利很无耻,他还是愿意抬举,毕竟小人相对而言还是很好掌控的。所以秦国因为范睢的计策赔了太子,还损失了八万兵马,偏偏嬴稷还是那么的信任他,甚至愿意凭着王权去帮他报私仇。


宣太后最后的那段日子,不知道是个什么心情,也许是作为政治家的失意,也许是作为母亲的宽容和理解,也许还有对自己这一生的无奈。她所求的,也只是一个爱她的男人。无论是义渠王还是嬴驷,可能都爱国家多过她,她的儿子呢,到最后也还是如此吧。可她是最爱她的儿子的,“为了爱他,我注定了要淌秦国这浑水”,这天下的母亲,都会愿意为了自己的孩子赴汤蹈火,最牵挂的都是自己的孩子日子过得好不好,累不累。嬴稷应该是懂她的,但却无法像普通人家的孩子那样把他母亲的一颗心好好的捧在手心里。因为,他是王,他有一统天下的野心。


再之后么,秦国开始欺负韩国,欺负了好久,打到最后,一个上党郡的归属引发了那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长平之战。在一开始的对秦方略上,赵国就有两派意见:以廉颇为首的主守,意图耗死秦军,和以赵括为首的主攻,主张占据各方面优势一鼓作气大挫敌军。

赵括这厢刚刚登场,就是以一个年轻气盛而又轻狂的形象,因是赵奢的儿子,熟读兵书,在朝堂上说起兵法来那真是一套一套的,真的会让人以为这人虽然年少,但还是前途无量十分可靠。一场战事的背后,伐交伐谋,是军事的较量,也是人心策略的算计。后者,显然秦国也更胜一筹。

白起到魏国化解三国合纵是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一直以来他给人的感觉就是稳重少言,作为一个武将他有战场上的谋略,却没想到他有一天也能在魏王赵相魏无忌黄歇面前小小的玩弄了一番合纵之术,虽然这个游说的过程看上去比较踉跄,总归还是刷新了我对白起的认知。

秦赵在长平对峙了三年,多少凄惨和萧瑟都归于字幕上那一句话。倾举国之力供养几十万大军整整三年,赵国如廉颇所设想的,守住了壁垒,却越发的民不聊生。同处内陆,遇上旱灾,秦国尚且还有巴蜀这条供粮的后路可以撑一段时间,可赵国是真的无能为力了:士兵用射箭争粮食,有人好不容易得了一块饼,最后因为太饿吃的太快把自己噎死,旁边的老幼士兵顾不得许多只是纷纷哄抢;仓库里一粒米的影子都看不到;宫廷内仕为了一顿饱饭就可以被秦国密探收买……

我不懂兵法,不知道如果三年前赵国主攻的话会是怎么样的结局,也许以当时的国力他们会赢,也许反而会激发秦国更深的斗志,可是历史终究是没有如果的。

“兵者,诡道也。”

这在秦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白起是个正人君子,不过范睢却不是,他俩一个阳谋一个阴谋,在战争里是个完美的搭配。在密探无孔不入的时候,秦国使诈,成功地通过密探的嘴向赵国传递了白起无法出征,秦人闻赵括则色变的消息,给原本犹豫不决的赵王吃了一颗“定心丸”,所以他立刻相信了。知道了结局的我们看得透,换将绝对是赵国在自掘坟墓,可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恐怕赵王也不敢去设想死守会是怎样的结果,国内的境况那么糟糕,赵括的出现无疑是他唯一的希望。

不妨来看看赵括和白起的对比。带兵经验就不说了,赵括刚到军营,就排除异己把副将换成了听话的自己人,口中所说的作战方略也只是夸夸其谈,接着拒绝了观察地形,理由是已经熟记于心,草草定了帅帐所在,然后坐在高处开始读兵书。不得不说,他这兵书确实背的挺溜的……

而白起一来,和手下人还是亲如兄弟,同时立刻有了具体的部署,即使地形图已经看过无数遍,他还是趁着夜色实地勘察,这场战事该怎么解决,也是在他爬遍了周围的山坡才有了计较。在战前动员的时候,赵括说的话看起来是上级对下级普通的命令,而白起则晓之以家国大义,充满了煽动性,两军的气势差距也是明显的很。再想想赵括母亲转述的马服君赵奢对赵括的评价:他把战争和人命都说的如此轻松,必然不会是真正的良将。这一场大战,赵国输在哪里,赵括输在哪里,已然明了。

随着赵军渡丹水而突袭,长平之战正式从序曲转入了正章,廉颇守了三年的壁垒不攻自破。之后的过程,几乎没有悬念:赵军被白起困了一个半月而不得食,一次次的想要突围,赵王试图营救以失败告终,朝堂上的哀嚎声里,他们大概都悔的肝肠寸断了。

那一个半月的围困,只让我想到一句话:帝业成,何止万枯骨。

赵括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们不得而知,但凭着“纸上谈兵”对他有了先入为主的判断,觉得他是个自负的人,因为他草率地依赖兵书,误了赵国。这是不假,毕竟直到最后他都还在试图从书里找答案。可他还是有勇气的,有对国家的忠诚,还有他的倔强。直到他死,都没有放弃过,是个热血男儿。只可惜他遇到了白起。历史都由胜利者书写,谁知道他赵括的光芒是否还有被掩盖的,总之我们都看不到了。秦国假如没有白起,也许历史又会被重新改写呢。

这里又给了两个赵国小兵一条特别的故事线,不过是十几岁的孩子,迫于生计上了战场,他们在长平相依为命,从开始的忐忑,到战场上的挣扎厮杀,再到精疲力竭后仍然的绝望,归降后的不安。他们是所有赵国士兵的写照。可是他们最后还是只活了一个,在屠杀的夜晚,年长的哥哥把弟弟藏在了草堆里,转身就是永别。

屠杀降卒,白起一定是犹豫过,不然也不会试图把这个难题抛给秦王。不管真实的历史上白起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我都宁愿他是有些仁义的。白起的夫人是赵人,更是激化了他心里的矛盾:毫无疑问杀了这二十五万人赵国从此废了,对秦国百利而无一害;可是这么做,又是无尽的罪孽。嬴稷想看看白起的忠心,白起呢,终究选择了为秦国。有的时候仁和忠,只能选一个。前面铺垫了这么多的矛盾激化,都是为了渲染最后的悲怮。“要恨,就恨我白起一人,”他扛下了所有的罪孽,然后平静的看着二十五万生命的消逝,眼中渐渐还是有了泪光。背景里只有刀剑声,血溅声,配着萧瑟的琴声,仿佛是叹息。

那些场景还是成了白起心里的一根刺,让他对秦王有了怨恨和不满。一旁又有范睢为了一己私利挑拨离间,他和嬴稷之间的隔阂终于深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用秦王的剑自裁,这就是一代战神的最终结局。

被赐死却不因其罪。白起是忠,从来都没有辜负过秦国,在面对秦王的时候,大约只剩下心寒和悲哀吧。

其实仔细回想一下,历代为了秦国大业用尽毕生精力和才华的这些文臣武将,似乎都没有逃过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商鞅也好,张仪也罢,哪怕是魏冉,也是一样。可以共苦,却不能同甘。白起忠于秦国,却让嬴稷觉得他不忠于王权,所以他难逃一死。我们都看到了老秦人的野心和坚韧,看到了他们的励志图强,可是秦国一直以来的王权至上的专治也是不可被忽略的。知道了必然的结局,反而没有特别的难过了。

我喜欢这样的白起,哪怕这部戏里可能有洗白的嫌疑。


那范睢挂了的时候我就很开心了,毕竟每次看到他都有忍不住想冲进屏幕里砍了他的冲动。“小人有的时候会比忠臣更忠,”这是嬴稷的想法,他是真的挺喜欢这个懂他又听话的丞相,极大地满足了他作为上位者的权利感。有王上一直以来的信任,小人范睢可以胡作非为,可以为了私欲坑害别人,但不能误国,这是嬴稷的底线。范睢坑了别人那么多次,最后反倒是被自己的两位恩人给坑到死,这又如何不是报应。


面对六国合纵,嬴稷霸气嚣张的不行,可他的确有这个资本。大秦从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开始,励精图治;惠文王用张仪,连横合纵,使秦国东出,渐渐崛起成为大国;到他昭襄王的时候,托苏秦的福齐国一蹶不振,战神白起摆平了楚国和赵国,战争铁血让楚赵再也无力抗衡。秦国的主人,封号从君到王,最后成为天子。

一场想象中的父子对话,让嬴稷更加振奋,他们父子俩有共同的理想,在位五十余年,假如惠文王泉下有知,一定最能懂他,也只有他,才最体会到父王的不易。两个相像的人,把酒言欢,谈起往事,那都是老秦人的豪情万丈,铮铮铁骨。于是在清醒过来的时候,嬴稷眼中的怅然若失,是那么的明显。

可他终于是做到了,称帝那一日,他给自己的手臂上的三横中间又加了一竖。

“上古造字,玉王同字,王字三横一竖,三横乃天地人,一竖乃参通天地人者,是为王。”

他实现了自己年轻时的誓言,也实现了祖祖辈辈的渴望。他也犯过错,可他从不曾辜负历代秦人的心血。他可以真正体会到“王”之一字的重量,他可以看着天下尽在掌握之中,他是骄傲的。

“没有多少年了,六国,说灭便灭了。”他站在高台上,仿佛看到了多年后秦国一统天下的情景。

百年战国,连年征战,秦国成了最后的赢家。


没看过原著,不知道有多少出入,原著党有不满请勿喷。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想法去看待历史,我也一样。

这一系列的秦国成长史,是让人震撼又难忘的记忆。​​​

评论(1)

热度(13)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